Destination

黑山共和國Montenegro,前曾音譯作蒙特奈哥羅,現時以意譯,monte是山的意思,negro則是黑色,所以稱為黑山共和國,首都波德哥里察Podgorica。黑山跟斯洛文尼亞、克羅地亞及波赫同是前南斯拉夫的聯邦國成員,但獨立路途卻大相逕庭。1980年5月,南斯拉夫的強人鐵托逝世,共產政權倒台,聯邦內的國家紛紛舉行公投,宣布獨立,令內戰爆發,斯洛文尼亞、克羅地亞及波斯尼亞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戰爭,在上世紀90年代,當上述三國各自宣布獨立後,黑山及塞爾維亞並沒有追隨走向獨立,在1992年,黑山公投,但投票的大多數選擇留於南斯拉夫聯邦,但事實上,黑山的穆斯林、天主教徒及傾向獨立的黑山人並無參與投票,所以當時的投票率只是66%,在1996年,當時黑山執政的米洛久卡洛維奇宣布跟塞爾維亞的米洛舍維奇決裂,並改用德國馬克作為法定貨幣。至2000年,米洛舍維奇下台,歐洲各國傾向黑山及塞爾維亞維持原狀,但兩個政治實體關係並無改善,在2002年,塞爾維亞與黑山在貝爾格萊德簽訂協議,兩個聯邦成員各自擁有政治、貨幣及關稅的決定權,並更名為「塞爾維亞及黑山」。2006年5月21日,黑山舉行公投,結果以55.5%的些微優勢,略高於歐盟所規定55%的有效票數,宣布獨立,同年6月加入聯合國。

黑山共和國的旅遊業還不算蓬勃,只是南部小城科托Kotor及布德瓦Budva,因為靠近克羅地亞南部的著名古城杜布羅夫尼克,加上科托有世界遺產這塊金漆招牌,就成為遊克羅地亞時順道之選。科托有小杜布羅夫尼克之稱,從高處觀之,杜布羅夫尼克像是一個五角形的古城,而科托就是三角形,都是臨海而建,但杜布羅夫尼在海邊,科托則在灣畔,更配合小城格局,科托可算是黑山共和國的第一旅遊點,除了有世界文化遺產作為招徠,這個灣畔小鎮,距克羅地亞的杜布羅夫尼克只110公里,是即日遊的好地方,當然,這個美麗小鎮,是值得小住兩、三天。有說科托是小杜布羅夫尼克,同樣有城牆圍繞,如迷宮般的巷弄,但遊人卻遠比杜布羅夫尼克為少。

科托位於科托灣的深處,寧靜的一角,有說科托是歐洲最南部的峽灣,事實上,科托有峽灣的風光,但並非因冰河侵蝕而成的峽灣,而是一個因河流侵蝕、水面上升淹浸河谷而成的溺灣。科托古城呈三角形,前臨科托灣,背靠聖若望山,自9世紀開始,已開始修建城牆,由海岸開始,向內陸伸展,再延至山上,工事一直至19世紀,不論是由拜占庭帝國或威尼斯帝國統治,城牆不斷修建加固,主要部分是威尼斯人建於17至18世紀。現時城牆總長度達4.5公里,最高部分達20米,厚度由2米至最厚的16米,最高點是海拔260米的聖若望堡壘。

科托古城建有三道城門,主要城門是位於西邊向科托灣的「海門」,建於1555年,融合了文藝復興及巴洛克風格,以巨大石塊及石柱建造,城門通過城牆形成一條通道,通道牆壁上有一浮雕刻有聖母子像,兩旁是手持科托城市模型聖特肋弗及持持聖體的聖貝爾納多。進入海門,就會到達科托最大的廣場武器廣場,在威尼斯統治期間,廣場用以製造及儲存軍需品及武器,所以稱為武器廣場。廣場四周盡是歷史建築,包括鐘樓、拿破崙劇院、首長宮殿等等。三層高鐘樓是建於1602年,有兩個鐘面,屬巴洛克風格,前面有一根恥辱之柱,是當市民犯罪時,會被縛在柱上示眾。北門又稱為河門,建於1540年,屬文藝復興風格,以前設有開合橋跟河上的石橋連接。南門稱為古迪茲門,設有開合橋,跟古迪茲河上的陸地相連,建於12世紀,是一較為窄小的城門,,進入城門後,在13世紀、17世紀及18世紀分別加建了閘門,可見這個入口是進城的重要通道。

遊城牆是科托的重點節目,大致可以分為城內及登山兩部分。城內的城牆入口在北門,可以沿城牆走至南門。沿途可以俯覽城外景色。最受歡迎的可算是登山部分,有兩個入口,一個是在聖瑪麗教堂後方,另一個在莎拉廣場後。起初一段路旁仍是民居,走過之後,就開始之字路的登山路段,現時仍有工人不時修葺,將登山路舖得較平坦。大約在半程時,會到達聖母瑪利亞教堂,此時古城風光已盡收眼底,再往上走,開始進入堡壘範圍,有些荒棄的建築,登山山頂全程大約1小時,在最高點,可飽覽科托古城,雖然辛苦1小時,但能看到的風景,絕對是值得的。

若早上由杜布羅夫尼克乘巴士往科托,大約中午前可到達,登上山頂,再逛逛古城,即日來回是可行的,但古城有很多小店,有時間的話,值得小住一兩天,可以兼遊周邊的布德瓦Budva。

交通:科托巴士總站,離古城10分鐘左右步程。如果由杜布羅夫尼克前往科托,巴士會先經過古城入口方會到總站。站內設售票窗、行李寄存等。由杜布羅夫尼克前來,車程約2小時15分,往鄰近的布德瓦,車程50分鐘。

Categories:
Tags :

Popular Attractions

熱門目的地

亞洲

台灣

日本

韓國

歐洲、澳洲

瑞典

芬蘭

挪威

荷蘭

冰島

熱門目的地
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