挪威著名藝術家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,是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,與莫奈、梵高等齊名,其作品風格獨特,近乎瘋狂,這與其自幼飽受疾病、死亡、焦慮、恐懼困擾所致。在孟克五歲時,母親因肺結核病去世,父親開始變得焦慮及緊張,行為亦變得怪異。孟克亦曾患肺結核病幾乎死亡,在十四歲時,姐姐蘇菲亦因肺結核病去世,妹妹亦患上精神病,在成長過程中,一直受疾病與死亡的煎熬,其創作風格亦深受童年影響。廿一歲時,在巴黎接觸到高更、梵高等印象派畫家的作品,孟克開始意識到以線條及色彩去表達人性內心的恐懼、焦慮及絕望,其作品當時被視為離經叛道,但卻深受注目。孟克一生飽受精神困擾,曾因酗酒而入住精神病院,之後心靈反而開始平和,其創作風格亦有所改變,以風景及日常生活為創作主題,孟克於1944年死於氣管炎,終年81歲。
由於孟克長年在奧斯陸創作,死後將所有作品贈予奧斯陸政府,所以孟克美術館的館藏非常豐富齊全,其著名的作品《吶喊Scream》(普遍孟克的名作譯為吶喊,個人認為譯作《尖叫》會更近乎孟克當時孟克的心情),近年曾被盜走,最近尋回,其他著名作品還有《病室裡的死亡Death in the sick room》、《患病的孩子The Sick Child》、《生命之舞Dance of Life》等等。孟克的《吶喊》有四個版本,在2012年5月,其中一個私人收藏的版本公開拍賣,以近兩億美元成交,創下藝術品公開拍賣以來,最高成交價的紀錄。
孟克大部分的創作都收藏在孟克博物館,奧斯陸政府為了讓市民更方便欣賞孟克的畫作,所以在中央火車站旁臨海處興建了一幢新的大樓作為孟克博物館,在2021年10月22日啟用,原本的博物館已在2021年9月30日關閉。
挪威雕刻家古斯塔夫維格蘭Gustav Vigeland,1869年於南部小鎮萬度出生,年幼時曾在奧斯陸讀書及學習木雕,父親突然逝世後就立志成為雕刻家,其才華受到雕刻家Bryunjulf Bergslien賞識,並給予實習及指導,在1889年發表其第一件作品Hagar and Ishmael。在1891年開始,遊歷於巴黎、佛羅倫斯、柏林等西歐城市,在此期間,其對死亡及男女之間關係的體會,成為日後其創作的中心思想,在1894年及1896年在挪威展出其作品,惹來極大迴響。1902年,維格蘭參與托咸大教堂的重修工作,受到中世紀藝術風格的啟發,象徵罪孽的「龍」就成為其日後創作的主題。1905年,作為當時最具才華的雕刻家,維格蘭肩負很多雕像的創作,以慶祝挪威獨立。1906年,維格蘭建議在國會大樓前的廣場興建一座記念噴泉,雖然意念被廣為接受,但地點卻惹來爭議而最終擱置。在1924年,維格蘭遷進鄰近霍格拿公園的新工作室,實現其記念噴泉及人生柱的雕刻創作,其後近十多年,霍格拿公園就成為維格蘭的戶外展覽場,共完成了212座銅及花崗石的雕刻創作,該場地亦成為現時的維格蘭雕刻公園。
雕刻公園佔地八十英畝,主要可以分為三部分:The Bridge、The Fountain及The Monolith,The Fountain就是維格蘭原先構思的記念噴泉。The Bridge共有58座不同年齡的男女及小孩銅雕像,代表著人生的不同階段,沿著「橋」的左右兩方分別象徵快樂的人生及不快樂的人生,當中最著名的可算是「憤怒的小孩」,不知何故,這尊雕像曾被盜走再尋回,現時有攝錄機全天候監控,以防再被盜,而據稱擦擦其小手會帶來好運,所以小手都被擦得閃閃光亮。過了橋穿過玫瑰花園,就會到達The Fountain,六名不同年齡的大漢雕像托著「大型碟子」,這是代表不同年齡的人都需為生活努力支撐,圍繞池邊有二十組樹型雕塑,代表著人由出生步向死亡,人生不同階段均與自然融合,部分雕像流露了維格蘭對爺爺的思念。環繞噴泉的地台,其實是一迷宮,代表人生路的迂迴曲折。走過噴泉,就是最為人熟悉及注目的The Monolith,意即「單一石柱」,亦有稱之為「人生柱」,這座由構思至完成歷時二十年的花崗石圓柱雕刻,是由單一石柱雕刻而成,高14.12米,由底部開始,共有121個人體雕刻相擁堆疊至柱頂,象徵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緊密及團結,及人性的純潔高尚,大家互相扶持,一起攜手邁向天堂的意念。公園環境優美,而且滿是人生哲理,打卡之餘,值得仔細欣賞,是奧斯陸一處遊客「必到」的景點。
奧斯陸市政廳始建於1931年,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,施工中斷,直至1950年才正式落成啟用。紅磚的建築,雙塔式設計,東面塔樓有一個由四十九個銅鐘組成的鐘琴,每小時演奏一次。市政廳除了是奧斯陸市的行政辦公大樓,還是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之地,每年十二月十日,奧斯陸市政廳就成為舉世焦點,見證和平獎得主的誕生。近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屢受爭議,07年的戈爾、09年的奧巴馬、10年的劉曉波等等,令市政廳成為政治角力的舞台。2011年七月二十二日,市政廳發生炸彈襲擊,爆炸後一小時,奧斯陸郊區的予特島發生槍擊,做成近百人死亡,是挪威最嚴重的暴力事件。
「維京」一詞,最早見於北歐半島古代的盧恩文石碑上,有「海上冒險」的意思。在六世紀時,古英語的詩歌亦有類似的詞語,有海盜之意。但之後「維京」一詞消失了,直至十八世紀又出現在一些傳奇故事內,之後「維京」就視為北歐海盜的同義詞,「維京時期」是指八世紀至十一世紀間,維京人利用航海的優勢,侵略歐洲沿海城市及島嶼的一段歷史。維京人有精湛的造船技船,可以作遠程航行,有證據顯示,維京人的足跡,除了隣近的英國、冰島、格靈蘭以外,更曾到達北美洲,並住上近十年,最終因與印第安人衝突而被趕走。維京船多以橡木建造,船身狹長,帆槳並用,有戰船及貨船,戰船船身輕巧,吃水淺,速度高,轉向靈活,最適合突襲攻擊;貨船船身高而寬,載重能力強,航行時穩定。出色的設計,加上精湛的航海技術,在當時是戰無不勝的海上雄師。
挪威的維京船博物館,展出了三艘維京船,Oseberg ship、Gokstad ship及 Tune ship。Oseberg ship是從Tonsberg附近的Oseberg農場出土,保持得非常完整,全船以橡木建造,船身長22米、闊5米,每邊有15個槳洞,亦即可以同時由30人划動,估計船的建造日期早於八世紀。Gokstad ship是在Sandar的Gokstad農場出土,估計是在九世紀末建造,船身長24米、闊5米,是展館內最大的維京船,對比Oseberg Ship,Gokstad Ship 的設計已經大為改善,例如槳洞在以帆航行時可以關上,在淺水航行時,方向舵可以升起等等。Tune Ship是在Tune的Haugen農場出土,約在900年建造,出土的船身已斷開,不太完整,估計全船長22米,闊4.35米。
挪威語Fram是前進之意,芬姆號(又譯作前進號)極地探險船博物館展示挪威極地探險的成就。挪威是極地探險的先鋒,亦是首先到達南極點的國家,而極地探險船芬姆號,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。早於1890年,探險家蘭辛Fridtjof Nansen訂造可以應付冰層的探險船芬姆號,1892年下水,在1893-1896年間嘗試到達北極點,雖然未能成功,但已經創下當時深入北極最遠的記錄,而芬姆號亦證明了對抗冰層的能力。在1898年,芬姆號第二次出征北極,由奧圖斯華特立Otto Sverdrup率領,目的是考察北極海上的陸地,用了四年時間,成功記錄了二十萬平方公里的陸地。在1909年,蘭辛將芬姆號租予羅特阿蒙遜Roald Amundsen,繼續挑戰極地,1910年,芬姆號再度出征,航線直指北極點,當全世界的探險隊爭相出發往北極之際,擅於策劃的阿蒙遜,卻突然改變航道,轉而直指南極,結果,阿蒙遜成功到達南極點,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到達南極點的探險家。而芬姆號,再次表現其抗冰雪的能力,征服比北極更惡劣的環境。
芬姆號由著名造船家Colin Archer製造,完成南極之旅後,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,芬姆號就再無任務而開始腐壞,大戰結束後,在1920年開始復修芬姆號,在1935年,極地探險船芬姆號博物館正式成立並開放參觀,可以登船看看這艘飽經極地風浪的木船,而船內的擺設,盡量保持當時征服極地時的一樣,展出的物品,包括所穿著的毛衣、武器等等。展館亦同時介紹了極地探險的歷史,非常值得參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