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stination

第三篇小城小鎮,介紹一個較冷門的小城,是位於芬蘭西南海岸的勞馬Rauma。芬蘭極光只是一小部分,其實芬蘭還有許多不爲人知的地方等著你去探索。在1442年,當時國王基斯杜化下令建城,是芬蘭的第三古老城市,其實早於十三世紀中葉,因為勞馬地理位置優越,前臨波羅的海,從水路跟鄰近地區已有商業活動,第一所教堂聖三一教堂亦在當時建立,在十三世紀末已發展成為頗具規模的商業及宗教市鎮。建城之後,商業活動更趨頻繁,利用海路將木材、木製品、海豹油等出口往瑞典、德國及波羅的海沿岸城市,同時進口食鹽、布帛、酒及香料,貿易令勞馬古城急速發展。到十六世紀,瘟疫令勞馬人口大幅下降,加上兩場大火,幾將勞馬古城夷為平地。1855年,克里米亞半島戰爭爆發,勞馬古城的貨倉及儲存木材的倉庫大火,戰後勞馬又立刻重建其港口貿易。隨著芬蘭的工業化,勞馬的發展更是一日千里,在十六至十九世紀期間,由於人口急增,以古修道院及聖十字教堂為中心,周邊建了很多木房子,現時仍保存五百多幢,是北歐最大的傳統木建築群,在1991年,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,亦是芬蘭第一項世界文化遺產,雖然是指定保護的古蹟,但現時仍有很多房子有人居住。

勞馬古城位處勞馬鎮的中央,佔地30公頃,在十七世紀的兩場大火,將大部分房子燒毀,現存的五百多幢木房子,大多建於十八及十九世紀,古城區仍然保存著原有的風貌,狹窄多彎的小巷、色彩鮮艷的房子、各家各戶的門號及名牌,均一一保存下來,而且大部分的木房子是私人擁有,現時仍有八百多名居民在此居住生活。遊覽古城,最佳方法就是安步當車,穿梭於巷弄之間,沿途每一幢建築都有二百年歷史,部分宅邸已改為博物館,可以入內參觀,包括瑪利那船主大宅、基士堤海員之家、舊市政廳等等,從中可以了解勞馬古城的發展歷程。

聖十字架教堂建於十五世紀,以灰色花崗岩建成,屬於雙中壇設計,聖壇的壁畫,亦是十五世紀時期的創作。白色的尖塔,則建於1816年,其雪白的外牆,是海員航行認路的地標。舊市政廳建於1776年,是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,兩層的木造建築,中央是鐘樓,會議室及辦公室設於二樓,地下就是監獄及商店。芬蘭大小城市的市政廳,原建築能夠保存至今的,就只有勞馬及鮑渥 Porvoo。市政廳現在展示勞馬的歷史,包括航運及花邊編織等主要商業活動及手工藝。建於十八世紀的瑪利那船主大宅 Marela House,是阿伯拉罕瑪利那的居所,瑪利那是商人又是船主,其居所正好是當時大富之家的典型,建築是新文藝復興式,大宅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成為博物館,內裡的家具、裝飾、擺設等都原封不動地開放給公眾參觀,從中可以了解當時富戶的生活狀況。對比瑪利那船主大宅,基士堤海員之家Kirsti Seaman’s Home就是平民住所的典型。基士堤海員之家是勞馬河畔的一組平房建築,主建築建於十八世紀,由單一家庭擁有近二百年,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放成為博物館,給公眾參觀。當時歷代戶主的主要是海員及工匠,為增加收入,屋外庭院築起圍欄,飼養牲畜,女士則以編織花邊賺取生計,而花邊亦成為勞馬地區的著名手藝。

交通:勞馬並無鐵路可達,最方便是由土庫Turku出發,乘巴士大約1.5小時,主要由Onnibus營運。

Popular Attractions

熱門目的地

亞洲

台灣

日本

韓國

歐洲、澳洲

瑞典

芬蘭

挪威

荷蘭

冰島

熱門目的地
關閉